IMG_1237.jpg

先說,這本書我只有看到第六章。

🎃 簡單說

寫作是進入成本最低的品牌塑造。

這本書從一開始的心態培養、題材尋覓、撰寫好文章,再到最後新媒體寫作的竅門都收錄了,是本快速進入部落客的好書。

而我覺得最重要的莫過於「將內容分享到公開平台上」,會因為大家都看得到,因此而仔細的檢查。

🗒️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

  • 寫作是為己,寫作可以為他人,寫作最後還是為了自己。

  • 動力好奇心,是寫作的重要之處。為了分享給他人,想方法講得更好。一次性分享給更多人,因此創立平台給網路上的人看。最後,找到自己在此領域與他人的差異,脫穎而出。

  • 許多的小技巧與手段,書中提到不少,有興趣的人可以試看看。

❓ 為什麼選擇這本書

認同這本書的標題,所以買了這本書。

但後面覺得這本書,許多的技巧不夠更概念化,且有些許濃厚的功利,所以自身沒有很愛。相較更喜歡《心靈寫作》,貼近一般人該寫作的目的。

💡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

Discover

寫作表達每個人的目的不同,我要更專注在輸出上面。建立固定的輸出週期。即使目前沒有特別要成為品牌,但想要藉由書寫記錄讓自己各種觀察力更敏銳。如本書提到的,寫作具有很多的好處,鍛鍊表達、淬鍊邏輯、提升創意等等的軟實力的培養。

Todo

  • 每週產出 1-2

❤️ 喜歡的句子

靈感來自對生活的敏感。有時一句金句、一個故事,就能觸發內心一連串的反應,把散亂的素材、思緒黏合起來。寫作讓我保持敏感,也養成了隨時隨地記錄的習慣。

曾經多個月每日的寫文章,手中也會積累很多的素材,但後來心態壓力很大,為了發文而焦慮,偏離我當初的初衷,所以才停掉。

你要知道,再天才的作者,也無法取悅每一個讀者。寫作時我們要顧及讀者感受,考慮熱點風口,但最重要的是「取悅」自己,堅持自己真正熱愛、真正相信的東西。這樣完稿後,面對「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」式的挑剔或質疑,對自己誠,才不容易迷失。

寫自己喜歡,動力才會有,面對別人的指點,會更了解自己的不足,或是知道其他可能的角度。只是若是無效的回覆,就嘗試忽略吧。發文幾個小時幾天的萃煉,是遠比那些光說不練的人厲害的。

沒有好奇心的人,是沒辦法持續產出文章的,因為他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。好奇心是寫作者必備的重要特質之一。

天線的打開,讓靈感碎片流過自己,然後靠輸出將其落地。但若一開始天線就是卡住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

提問,可以用 chatgpt Tutor me,它會不斷延伸領域的想法,很適合初學的好奇擴展。

「寫作這件事,表達欲很強的人是寫不好的,寫作的本質不是表達邏輯,而是傾聽邏輯」聽讀者想要表達什麼,然後替他們去表達。

認同此觀點,但我寫作為己居多,也或許還沒有把其作為品牌的想法。因此仍是追求將輸入畫上自己進去,轉成輸出。

「右手寫作,左手傳播」。如何將自己身為讀者的想法代入自己的品牌。

認知心理寫家 史蒂芬.平克「寫作之難,在於把網狀的思考,用樹狀結構,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。

知識框架、心智圖、九宮格,各種協助描述知識的,都是網狀。整理成線性傳達,除了排序優先程度,更要知道相依,避免帶到讀者未知的資訊。講到讀者,還需要設想他們的程度。

「唸出來」是最好編修自己文章的方法。文章要能看也能聽。日常與人溝通時,也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話說的簡潔度,修理性。

唸出聲音來,抓到語句的節奏,可以讓文章更流暢,讓人閱讀起來更為舒服。事件以一句話說明白,減少綴詞。

📝 筆記

書中違反直覺,強調自制,反人性,不是很喜歡。

這本書只有看到第六章,後面的章節不是目前我需要的。

書本資訊

作者: 陳立飛(Spenser)

出版社:遠流

出版日期:2019/01/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