🎃 簡單說
現代生活的資訊快速湧現,讓我們很容易陷入即時性造成的 FOMO,然後因為數位化的關係,原本面對面的交流,都化為冷冰的文字,會讓員工覺得自己都在單打獨打。
壓力來自於這種隨時被打擾的狀態,即便換了環境,工作壓力依然存在。
🗒️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
現在更強調團隊的凝聚力,很多事情都需要依靠團隊合作來完成。然而,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,可能會遇到更多挑戰,因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變得更加頻繁,容易產生誤會或衝突。
現代的電子時代中,許多訊息要求我們即時回覆。然而,當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時,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,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變得焦慮。因為這樣,我們無法專注於真正想做的事
現代科技的發達使得即便出國或休假,你仍然可以隨時收到訊息。當收到緊急訊息時,你會感到焦慮,因為你無法預測何時需要你去處理問題,甚至有時這些訊息並不是真正需要你回應的
❓ 為什麼選擇這本書
裡面有插畫很可愛,畫了很多現代工作者崩潰的樣子。
💡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
Discover
雖然是在探討現代工作上的適應,但仍舊讓我覺得資訊焦慮是這世代最重要的事情。注意力是我們在這時代最重要的財產,別隨意的消耗掉了。
需要團隊每個人各式能力來完成現在的任務,卻在缺少溫度的數位會議下,每個人都只是拿取 ticket 的工人,而不是夥伴一起完成。但這樣公事公辦或許也是個新思考,就看每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如何善用。
Todo
- 面對面談論重要的事情,線上文字只適合詢問資訊
❤️ 喜歡的句子
心裡安全的團隊有助於表現。如每個人都能提出問題且不會收到質疑或譏笑,尋求協助是容易的、將團隊每個角色視為重要而非阻礙。
📝 筆記
這本書我覺得主要是在講工作上,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樣的事物。
它的目錄一開始是從我們現在的工作方式說起。現在的工作方式不同於以往,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單打獨鬥。現在更強調團隊的凝聚力,很多事情都需要依靠團隊合作來完成。然而,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,可能會遇到更多挑戰,因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變得更加頻繁,容易產生誤會或衝突。
因此,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是,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挑戰,並在工作中更加有效率。
書中一開始提到,現代的電子時代中,許多訊息要求我們即時回覆。然而,當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時,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,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變得焦慮。因為這樣,我們無法專注於真正想做的事,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打斷,這對我們的開發、研究或產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因此,書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我們當前的現狀。在這種情況下,與不同人群的溝通效率可能會更低,反而進一步降低了整體開發的效率。
工作中提到的七大致命壓力之一,像是現在很多組織要求透明化。但有時候我們很難清楚定義自己的工作範圍。例如,身為工程師,除了負責技術工作,還可能需要處理產品經理(PM)的事情,甚至要參與其他不屬於自己範疇的任務,這些都會成為壓力來源。
接著提到,現代社會中,資訊不斷湧現,然而其中很多是噪音或不重要的內容,這些資訊充斥我們的大腦,導致疲勞。當我們需要做決策時,很難快速區分出哪些資訊是重要的、需要立即處理的,哪些是應該快速過濾掉的。由於這個時代像是快時尚盛行,每個月都有新東西出現,我們很容易被這些訊息困擾。這也反映在工作上,很多人習慣透過文字溝通,而不是面對面交流。
其實,面對面溝通能夠更好地交流情感,因為你可以從對方的眼神和表情中讀出他想表達的情緒和意圖,這對提升溝通效率非常有幫助。
另外,現代科技的發達使得即便出國或休假,你仍然可以隨時收到訊息。當收到緊急訊息時,你會感到焦慮,因為你無法預測何時需要你去處理問題,甚至有時這些訊息並不是真正需要你回應的,只是因為他們習慣性地找你。這導致即使在休假時,你也無法真正放鬆,無法擺脫手機成癮或進行數位排毒。
因此,我們的壓力來源往往來自於這種隨時被打擾的狀態,即便換了環境,工作壓力依然存在。
Metadata
- 我工作,我沒有不開心:對人對事不上心也是一種職場優勢
No Hard Feelings: The Secret Power of Embracing Emotions at Work - 作者: 莉茲.佛斯蓮/ 莫莉.威斯特.杜菲
- 譯者: 李函容
- 繪者: 莉茲.佛斯蓮 (Liz Fosslien)
- 出版社: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- 出版日期: 2019/06/27